全球速读:市场在复制2017年?

2023-01-12 18:26:56来源:雪球

现在的行情和2017年是有非常大的相似性,主要就体现在港股领涨,A股的价值股——上证50、银行、消费等领涨,而A股的成长赛道股下跌。我们将从基本面的相似性,以及以估值面的相似性进行一些比对,最终的结论其实是现在和2017年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,现在会是一个分歧比较大的时间节点。最近,券商分析师对于价值、成长风格的争议也比较大。(具体查看这个帖子:网页链接)

从港股的角度来说,2016年经历了美联储的第一次加息,然后人民币汇率遭到了较大的挑战,遇到了同样的大幅贬值,那港股也是随着人民币而剧烈的恐慌式波动,宏观经济下也有经济衰退的背景,所以从2014年开始放宽了地产和宽松货币政策:

而美联储这个时候却是加息的,用2016年到2018年的三年时间,把利率从零提升到了2.25%,每一次都是加息25个基点,小步加息,这点上是相似的。


(资料图片)

但是不同的地方在于,当时美联储的目标利率只有2.25%,而且是小步慢跑,现在美联储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加到了上一轮加息周期,三年做到事情的两倍,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同。另外也就从中国的基本面来讲,现在的房地产的情况,以及居民的杠杆率和居民的负债率的情况来看,已经不支持像2015年那样涨价去库存的房地产强复苏了:

总体上来说是比2016-17年更加凶险一些。

另外一个原因,为什么2016-17年港股、A股的大盘价值股上涨,就是因为在2015年众所周知的股市发生了问题之后,前期主要是创业板和小盘股,它的估值较高。

即便经历了2015-16年的下跌,小盘股和创业板估值依然偏高,那个时候创业板甚至炒到了130倍(雪球APP-基金-指数估值)

那么2015-16的下跌幅度完全不足以让它做到价值回归。而那个时候大盘股由于体量比较大,牛市赚钱慢,所以大盘股的估值并不是很高。更何况那个时候经济复苏本身就是宏观经济复苏,大盘股因为权重大所以占据经济的权重大,宏观的宏和大盘和大是同义词。

对比现在,大盘股的估值确实很低,港股、上证50的估值确实是接近了历史较低的位置,尽管大盘股的位置只是接近了2016、2018年的低点,还是高于2013年的低点。

但是赛道股却有了非常大的不同,因为赛道股在2015年牛市全部都是炒估值,它的上涨完全是估值驱动的。但是在2019年到2021年,这三年的赛道牛市基本上都是四到五倍的涨幅,这段时间赛道是业绩的提升、科技的突破驱动的牛市,比如新能源,它经过了这么多的上涨,估值却处于历史低位,半导体也是同理。总体上创业板估值也处于历史较低的分位。

所以我总结一下,从货币政策角度来说,其实这一次宏观环境是要比2016年更凶险的。对于价值股,的确是遇到了像2016年那样的低估和宏观经济复苏的条件,但是本次价值股中,房地产其实已经不再支持涨价去库存的行情了,所以大盘股的上升幅度或不及预期。

从赛道股的角度来说,尽管前期的涨幅和2015年都很巨大,但是本次上涨主要是业绩的提升,所以估值比2015-17年要低得多。所以赛道股出现像2015-17年连跌三年的情况,或者说无法跟随价值股同涨,概率较低

作者:胡紫怡Zoey链接:https://xueqiu.com/5760078642/239842649来源:雪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风险提示: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,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,据此买卖,风险自负。

关键词: 宏观经济 那个时候 货币政策

上一篇:
下一篇: